GR86 Hakone特別限量版向箱根公路致敬今秋抵加國
July 15, 2024Audi車系名稱重大整頓2025 A5 數位舞台放異彩
July 16, 2024
AUTONERVE TEST DRIVE 本地試駕
Mazda CX-70 MHEV
減後排座椅吸引力欠奉
撰文﹕Regina Chan 陳慧心
廣東話俗語有云:一雞兩味。意思是雖然是同一種材料,但能夠透過不同配料和烹調技術,而打造出截然不同口感的味蕾享受。
本週試車Mazda CX-70,就是大型旗艦越界型號CX-90一雞兩味的第二味。
去年萬事達推出的CX-90是品牌全新的旗艦越界車型號,取代銷情黯然的CX-9。加多一個零的型號名字,主打多個座位及車廂容納人數選擇,分別有6/7/8個座位,對,就是欠了一般家庭所需的5座位佈局。原來這個日本汽車品牌留了一手,現在當作一個全新型號推出,令旗下型號排列多個產品助陣。
兩者之間無論是駕駛質感,車身份量以及所有的內外配備,幾乎九成九點九同出一徹。唯一能夠辨別它們之間的分別,除了是車尾部的型號專有銘牌之後,就是車廂裡面最後排三個座位被消失。
擁有大型旗艦越界車的體積和食量,卻減少了可以容納的人數,吸引力馬大幅度上下降。
外觀造型
CX-70與CX-90同樣建築在萬事達全新的大車底盤之上,車身比例比取代的CX-9更寬、更長、更具侵略性,萬事達將其冷豔外觀與獨有的車廂氛圍融合。
車頭採用大型水箱格柵設計,雖然非豪華車品牌但也略透一種豪華車的氣派。格柵外圍為鍍鉻環繞著,然後與車頭兩旁的LED車頭大燈連接。CX-70的車頭充滿張力,尤其是試車型號是最高Signature級別,配備大比例的21 吋輪胎,導致其外觀與強壯的車身線條互相暉映下帶來更有長力地造型。
車身採用精巧的曲線設計,線條流暢,通過光線和陰影的反射, 防撞桿透過鍍鉻裝飾突出其具備寬度的醒目造型。另外,前輪拱上面車身兩旁有注明屬於INLINE 6 或者PHEV的技術配備。
技術配備
本週試車屬於高動力輸出渦輪增壓的直列六氣缸版本。與所有的萬事達型號一樣,CX-70 的設計以駕駛者為中心,採用後輪偏置縱向佈局但標準配備全輪驅動系統AWD,以提升品牌的標誌性的駕駛性能。
CX-70 與CX-90的技術配備是一樣的,包括了插電雙動能以及試車的 3. 3公升直列6氣缸渦輪增壓引高動力輸出引擎。根據廠方的資料,這台引擎是品牌自家開發歷史裡面最高的馬力和扭矩輸出,在高質汽油燃料使用的情況下最高可輸出 340 匹馬力 (使用普通汽油燃料最高馬力為319匹) 和 369 磅/尺扭矩。
這個突破性的引擎組合還配備48V輕度混合雙動能(M-Hybrid Boost),它在引擎與波箱之間設置摩打直接代替引擎輸出動力,可在不影響其原本性能的情況下提供較佳的燃油效益。因此,內部又將渦輪增壓版本形容為CX-70 MHEV (Mild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試車一個星期,在三個駕駛模式之間的兩個分別為Normal以及Sport之間切換頻密,耗油量最後落戶 13.3 L/100公里,對於如此龐然大物越界車來說,還算合理。另外一個駕駛模式是Off-Road,未有機會在這個星期裡面用得著。
全新的八前速自動波箱專為大型平台汽車而設計,引入於所有技術級別的CX-70,它原本的意義是輔助引擎的動力輸出並且令加速過程更加緊湊與穩固。試車過程發現波箱的轉接位有點遲緩,不知道是個別波箱的問題,或者天氣太過炎熱的情況下它要喘氣。
CX-70車身堅固穩定,配以萬事達最懂得應用的前雙願骨和後多連杆懸掛組件配備,加上品牌獨有的KPC (Kinematic Posture Control) 控制系統,利用軟件功能可以抑制急轉彎處的車身提升以增強抓地力,並讓車廂各人保持自然的姿勢;用在大型越界車身上效果更見顯著。
整體駕駛感不俗,在駕駛的時候無時無刻令駕駛者感到它屬於大型車的份量,頗帶來一些操控上的負擔。
車廂佈局
萬事達秉承日本 “匠”工藝 (Takumi) 來打造車廂。在大自然帶來的變化中發現日本獨特的美感,其表達是通過對每件事都執行到最小細節的工藝來實現。 這種對細節的關注體現在工匠的手工作品中,反映在車身表面和車廂每個不同部位所使用的材料上,並隨著光線和環境的變化而改變帶來不同視覺效果。
CX-70無論是方向盤或者短而闊的波桿均有豐富的手握質感,給人舒適與滿足。座椅支撐力和承托力非常足夠。CX-70 具備寬敞的車廂空間,置身駕駛座椅發現它沿用傳統設計寬大的儀錶板顯示清晰取讀容易。而且,中央屏幕屬於標準12.3吋,可以透過中央控制台的轉和按方式控制操作,某些功能也可以透過觸式方法控制。
中央屏幕採用獨立式設計,與現時很多對手採用曲面式無逢連接兩塊連儀錶板和中央屏幕從駕駛座位面前一直橫跨的佈局顯得有點落後;而且有版面還停留在純黑白和只有字樣的階段去選擇進入通訊、導航、設定等這個幾乎追不上科技,會令消費者卻步。當然,由於可以無線連接Apple Car Play 和 Google Android Auto界面,在試車期間,筆者是透過智能電話投射到中央屏幕,用自己電話上面的應用程式包括導航和語言通訊等,畫面當然是彩色的。
試駕後感
萬事達汽車是目前在北美市場推出型號裡面,幾乎九成的產品仍然在日本製造。在材料選用方面,雖然它並非豪華汽車品牌,但一直偏向採用上乘的物料,好像真皮,木質,鋁合金等,透過時尚的方式呈現日本汽車獨有的質感。
至於CX-70 這個全新型號,它既屬於旗艦越界的身形卻少了後排座位及減少車廂容納人數,無疑減低它在市場上的吸引力。萬事達還有其他優秀且較輕便的五座位越界型號,價錢更相宜,這包括了CX-5和CX50 。
規格表
引擎: | 3.3公升直列6氣缸渦輪增壓 e-skyactiv G |
馬力: | 319匹@5000-6000rpm 340匹@5000-6000rpm (高質汽油) |
扭力: | 369磅/尺@2500rpm |
波箱: | 8 前速自動 |
驅動: | 全輪驅動 |
輪圈: | 21” |
售價: | $64,995 |
評分: | ★★★☆☆ |